备注:已完结
类型:电影
导演:丁善玺
语言:汉语普通话
年代:未知
简介:丁善玺编导的本片,继《英烈千秋》后,叙述1937年8月13日日寇侵略上海,中国88师524团团长谢晋元,为牵制日军,掩护中国军队后撤,率领480青年军官,号称八百壮士,固守四行仓库,达三个月之久。军人英勇杀敌,女童子军冒着生命危险给守军输送食物、医药,当牵制任务完成,守军越过苏州桥后撤。本片的格局手法与《英烈千秋》完全不同,只限于几成孤岛上海的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,数百中国军人与包围的日军进行阵地战。导演根据史实,利用四行仓库周围有英法租界,苏州河对面又是国统区,苏州河两岸战争与和平不同环境造成的戏剧冲突,表现了爱国军队抗击侵略者英勇无畏的精神,和上海人民声援国民党守军的时代气氛。导演把握住双方冲突的因素,安排丛生的险象,利用国军在枪林弹雨下游过苏州河,民众都为军人担心的正反打镜头蒙太奇剪接手法,形成扣人心弦的场面,把剧情推向高潮。本事件曾于1938年搬上银幕,是默片,由阳翰笙编剧,应云卫导演,袁牧之、陈波儿主演,是抗战时期“大后方电影”中较为著名的一部,其中女童子军冒死为壮士们送国旗的细节,具有极为悲壮的感染力。影片在当时的大后方及香港极为轰动,而且在东南亚甚至西欧都得到热烈反响。
备注:已完结
类型:纪录片
主演:李春生
导演:孔繁芸
语言:汉语普通话
年代:未知
简介:李春生于1838/1/12出生于福建厦门,母林有,父亲李德声是一个在溪边为人摆渡的人,家境穷苦。他13岁时便和一些孩子在街上叫卖糖果以帮家计,中午时和姐姐送饭去溪边给父亲吃。14岁时巧遇一个来渡船的英商Elles,看上这位聪明但个子不高的少年,起先拟僱他为打杂的工作。可能是这位英商的关係,15岁时他和父亲一起在厦门长老会受洗成为基督徒。 他聪明、勤快、又诚实负责,20 岁时便成英商怡记洋行(Elles & Co.)的重要雇员,掌柜的(经理之意)。和Elles 在一起不久便学会英文,1857年,在他20 岁时,曾到香港去进修英文。因为经商也要和官员及知识份子来往,所以自修中文,特别是文言文。不久在厦门因为抢匪多,外国商埠常遭强劫,而不能营业。Elles 逐将李春生介绍给苏格兰商人约翰杜特(John Dodd),在他所设的宝顺洋行任职。1866 年也是他...
备注:已完结
类型:电影
主演:张艾嘉 石安妮 李立群 张盈真 李国修 欧阳莎菲 蔡灿得 孙亚东
语言:汉语普通话
年代:未知
简介:该片被誉为台湾“新电影”的开山之作。四位导演拍摄的四段故事(《小龙头》、《指望》、《跳蛙》、《报上名来》)构成了童年(小学)、少年(中学)、青年(大学)、成年(社会)四个人生时期(阶段)。 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梦幻世界的快乐和现实世界的烦恼,只是随着年岁增长,两者比例会有所变化。童年因某个好伙伴的离去而忧伤的小朋友(《小龙人》),成人结婚后的烦恼,可能会是因钥匙丢在房里只能穿着短裤在外面晃动(《报上名来》)。而青春期时被帅气强壮的大学生房客吸引了目光的女孩(《指望》),进了大学未尝不会变成另一种模样(《跳蛙》)。——人生充满多种可能,阶段的人生也没有好坏之分,只过就好。
备注:已完结
类型:电影
导演:宋存寿
语言:汉语普通话
年代:未知
简介:陈望来(胡慧中 饰)的父亲(韩甦 饰)在大学对面经营着一间书店,数十年来陪伴了无数候鸟般的学子。这个书店成为了学子们心灵的港湾,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情感。然而,一家建筑公司看中了陈家的地皮,派马本炎前去与陈父进行交涉,试图说服他们出售地皮。然而,陈父对这个提议一直持保留态度,导致陈望来与马本炎成为死对头。 在一个雨天的巧遇中,马本炎和陈望来重新认识了对方,两人之间悄悄地产生了感情。然而,建设公司再次到陈家游说,陈老尝试用高价阻止对方,但出乎意料的是,公司高层竟然一口答应了高价。在众人的惊愕中,陈老不忍心割舍与学生的深厚情谊,最终决定毁约。陈望来只能站在父亲这一边,这导致了马本炎的处境相当尴尬。每天他只能借酒来消愁,陷入了痛苦的境地。